许多数字化团队的负责人都能明显地感觉到,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进入到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阶段。

几年前,五六个年轻的程序员组建 了公司的第一支数字化团队。公司购买了一些软件系统,内部也自研了平台和工具,很快就帮助公司解决了许多问题。不仅方便了工作人员的工作,业务中的错漏也明显少了许多,公司高层领导对这些革新赞不绝口。

仅仅过去几年,在业务部门的眼中,事情就变得不一样了:

数字化团队人数已经变得臃肿,一点小事却要走复杂的流程。而且,现有平台系统丑陋的界面,多如牛毛的Bug和让人抓狂的性能已经让业务部门的同事怨声载道。

数字化部门和业务部门完全没法沟通,业务部门提的需求经常几个月也看不见下文,数字化部门却在搞“创新”,结果搞出来的东西却完全用不上。

数字化团队里从领导到成员,都是高薪聘请的高材生,常常比其他部门的福利待遇都要高。可是一旦遇到重要的交付,团队连最基本的协调能力都没有,低级错误一大堆,只能靠加班、堆人。

公司领导人也意识到了这些问题,数字化团队已经变得又重又慢,花了不少钱,做出来的东西好像又没什么用,那么该怎么办呢?

听说敏捷型的组织能够更快速、更灵活,那么我们就要建立敏捷型的组织。

听说学习型的组织能够让大家快速成长,有更强的能力,那学习型的组织也是要建设的。

此外,还应该是自我改善型的组织,大家总是在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上反复犯错,这样公司还怎么成长。

大型咨询公司应该有这方面的经验,公司于是请来了咨询师。数字化部门也愿意配合,找了底子还不错的团队做试点,教练老师给不同的角色做了培训,按照咨询师所建议的,公司也制定了一系列流程和实践。

然而情况并没有改观,技术团队在抱怨工作方式变得太复杂了,搞不清楚该怎么工作了。

而业务需求方说,既然公司投入了那么多资源,不是应该更快更好么?那应该产出更多的功能啊,更快交付需求啊?于是提了更多的需求,要建更多的平台,更多的系统,更多的工具……

然而,数字化团队并没有产出更多的产品,团队依然打乱仗,领导依然很焦虑,只是多了很多半成品和没有人用的产品。

许多组织深陷在“效能旋涡”中无法自拔:

我们想要度量我们的效能,更精确的指标、考核、绩效、打分制度;

我们花大力气提升效能,使用各种工具,推行各种方法框架;

我们团队的体验越来越差,一直在加班,死气沉沉,互相甩锅,响应越来越慢;

我们与业务方和用户越走越远,业务方的体验和用户的体验越来越差。

我们于是更加精细地度量团队的指标,加大力度提升效能,结果获得更差的体验,更差的体验又导致更差的效能。

为什么事情不像转型最开始的时候那样简单了?为什么投入了这么多钱,公司付出了那么多精力,情况却没有得到好转?

就好像隔着靴子挠痒,无论使出多大劲,该痒的一样痒。

我作为教练近距离或远距离接触了数百个团队,作为B站敏捷主题的up主(可能是该领域最大的个人up主)与从事IT行业的粉丝们频繁私信互动,接触过国内国外不少行业大大小小的公司,与其他来自不同国家的敏捷教练和研发管理层(法国、罗马尼亚、荷兰、美国等)保持经常交流,在社区里每天与来自不同公司不同角色的小伙伴们讨论实际问题(PMO、开发、测试、运维、团队领导、产品经理、项目经理等等)……

在建议和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改善实践之后,慢慢得出一个很荒唐的结论:

大家并不是不知道该如何做好工作,而是在【现在】这个组织里,大家似乎并不愿意把工作做好。

并且,在我与国内国外的敏捷教练同行交流的时候,发现这些问题并不是我们特有的,而是这个时代整个行业的通病。

我曾经一直以为,广泛被谈论的这个V.U.C.A.时代——易变的、不确定的、复杂的、模糊的——这些形容词指的是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的更迭。直到有一天我们猛然发现,易变的、不确定的、复杂的、模糊的其实是组织内部,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团队。无论团队的规模大小,都不能摆脱这些魔咒。

难道我们自己的组织,才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?

这也就是本书期待与大家共同探讨的话题:

如何设计一个理想的组织方式?

如何落地?

转载自老袁讲敏捷公众号,有兴趣可以去订阅

  • 一个将近年过半百的老家伙
  • 一个学文科的理工男
  • 一个写代码的文科生
  • 一个爱读历史的程序员
  • 一个喜欢做饭的父亲(老公)
  • 一个看了无数减肥视频的胖子
  • 一个对很多事情感兴趣,却不是很深入的普通人